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5972953.html做个好老人
作者:杨俊亮
人老了,便多了好多称呼,有好听的,如老领导、老首长、老前辈、老同志、老英雄、老先生、老爷子、老寿星、老小孩、老可爱,等等。
有不大好听的,如老东西,老梆菜,老顽固,老脑袋瓜子,老糊涂,老倔驴、老拧种,等等。还有很难听的,如老不死的,老讨厌鬼,老棺材瓤子,老不要脸的,老浑蛋等等。
愚以为,这些称呼,有的是人家的,有的是自己混出来的;有的是褒意的,有的是贬意的。
老了,有些称号就刻在你身上了,或褒或贬,不随自己意志而取舍,而转移。
人之必老,自然规律。期望返老还童,那是美丽幻想;别人说你青春不老,那是美好祝愿。人老了,有的招人喜爱,有的招人厌烦,除客观因素外,主观因素占了很大部分。
关于如何过好老年生活,报刊上、网络上己有无数教导式、体会式文章,老人相聚时亦有很多交流。我认为,很简单,就是不说讨厌的话,不做讨厌的事,变“老讨厌”为“老可爱”,做一个人人喜欢的好老人。
怎样做一个好老人?以下四点,应为必须
/p>
一要老有所思。也就是要让脑袋转动起来,不得老年痴呆。思什么?一是思过去。思过去要思“过五关斩六将”,而不要思“败走麦城”。过去的伤心事、失意事,不要再去想它。过去有意思的事,值得怀念的事,值得传给后代的事,就要回忆回忆,记录记录,有文字表达能力的同志,可以写成文章,写成书,在朋友间交流,在报刊上登载,传给子孙们留存,都很有意义。二是思现在。丛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,你要考虑考虑,以你的特长能力,还能干些什么?人退下来后,实际上是人生的第二春,非常宝贵。你要抓住这段美好时光,力所能及,能干什么的一定要找点事干,千万不能闲下来,闲下来人就废了。三是思将来。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,人的寿命也随之提高,女人五十五,男人六十退下来,离生命终结还差得远着呢,这一段时间一定要规划好,好好想想怎么过,过好了,仍有鲜花与掌声,过不好,则是风霜与血雨。
二是老有所好。这个问题非常重要,人老了,一定要有爱好,哪怕是一门爱好也好。有许多人,特别是一些领导,除了工作,啥爱好都没有,退下来以后觉得啥意思都没有,不是郁郁寡欢,就是跟家里人吹胡子瞪眼,找碴撒气,还有就是看现今社会这也不舒服,那也不顺眼,发脾气,讲怪话,久而久之,弄一身病,生活很没质量,寿命也就明显缩短了。很多人年轻时就有爱好,那就要保持下来。没啥爱好的,退休后一定要使自己有所爱好,哪怕是打扑克下相棋也好。有爱好就有兴趣,有兴趣就有目标,有目标就有活力,有活力人就健康,就能做到延年益寿。
三是老有所乐。老了,要寻找快乐,创造快乐。人的一生,一半时间跟家人在一起,一半时间跟朋友在一起。那么可以说,一半的快乐来自家庭,一半的快乐来自朋友。老了更要如此。有儿孙了,要好好享受天伦之乐,跟亲人们和谐相处,别挑剔,别找碴,别生是非,别让家人讨厌你,做个快乐的老小孩。
除此,就要多和朋友相聚。退下来了,有了大块闲余时间,对朋友,对战友,对同学,想看的去看一看,想聚的聚一聚,想唱你就尽情的唱,你跳你就使劲的跳,做快乐的“老小孩”。此外你的爱好,唱歌跳舞、抚琴品茶、写字画画、旅游登山,吟诗作文,也能让你尽享人生乐趣,增加无限愉悦。
或经常与朋友相见、相聚,或忙活在你的爱好之中,你都会从中获得巨大快乐。俗话说,“笑一笑十年少”,你老在欢笑中,忧愁就少了,病痛就少了,你就会觉得“生活比蜜甜”,你的晚年将在幸福快乐中地度过。
四是老有所为。有的人一退下来就消声匿迹,单位里再也不见他人影,朋友圈里也没有了他音信。干啥去了呢?不是找个地方猫了起来,就是一天到晚腻在家中抽烟喝酒看电视,混天度日。这样很不好,这叫慢性自杀,糟蹋人生。
人退休了,只是离开了单位,而不是离开了社会;你不是对社会没价值了,而是大有可为。无数的老同志退休不褪色,迅速融入到现实社会,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,为党的建设事业、为社会公益事业继续奉献自己的光和热,很为人们所敬佩。
我们退休了,但党没有抛弃我们,这个社会没有抛弃我们,我们还享受着退休工资,还享受着种种的福利待遇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,要发挥余热,尽其所能,为推进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,力所能及地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。
“老有所为”才是真正幸福的老年人生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老年人生。
老年朋友们,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四点,你就不仅会得到家人的支持,获得他们的喜爱,你也会得到朋友们的赞誉,得到他们的尊重,更会得到社会的认可,受到群众的拥护。
行动起来吧,做个人人都喜欢的“好老人”!
作者简介:杨俊亮,退役军官、北京市机关退休干部。自幼喜好文学艺术,数千文学、书法、摄影作品在各类媒体发表,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出版政论、诗歌、摄影作品10余部。现为中国社会书画院会员,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,中国教育电视台《水墨丹青》书画院会员、中国教育电视台《水墨丹青》、《名家讲堂》栏目签约艺术家,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,全国艺术家公示系统认证入网艺术家,中国馆藏级艺术家网首席艺术顾问。中国摄家协会会员,中国音乐家俱乐部理事会会员。编写军事教材曾被评为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,音乐作品(歌词创作)曾获得全军一等奖,一次全国银奖,三次全国金奖,被授予“中国优秀音乐(歌词)指导师”称号。先后被有关艺术部门授予“年当代书画界杰出贡献人物”、“优秀人民艺术家”、“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”、“献礼香港回归艺术大使”,“作品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”、年“聚焦两会、德艺双馨书画名家”等荣誉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