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2日启程出发
库都尔林业局防火办接到管理局命令,派出森林防灭火专业队前往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靠前驻防。我们面临的第一个任务,就是要星夜驰援火场前线。收拾好行囊装备,中午十一点,我带领40名队员出发启程,长途跋涉近10个小时、公里才最终到达集结地点。
北部原始林区,我们又来了!这是我们靠前驻防的第二年,有的队员是第一次,有的队员是第二次。有趣的是,大家以“一年级”“二年级”来划分,大部分都是自愿报名,我们还要根据扑火作战力量的分配来组建这支队伍。在大家看来,援外靠前驻防堪比“魔鬼训练营”,但我相信,这支队伍会在磨砺中更坚固、更团结、更有战斗力!让我们拭目以待!
6月13日援外扑火
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乌玛林场发生雷击火,来不及抖落一路风尘,我们马上修整队伍,备好给养,于6月13日凌晨四点进入1号火场。
我们艰难地行走在被大火灼烧过的土地上。火场山高坡陡,碎石、倒木横七竖八,在复杂的地形、艰苦的条件中,我们不放过一丝余火,沿着隔离带寸寸推进,认真清理火烧迹地,扑灭残留的火星,检查腐殖层以防死灰复燃……天空飘着细雨,队员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。工具不够用,我们只好徒手抠地下的湿泥覆盖住冒烟的倒木,直到火场达到“四无”(无火、无烟、无气、无隐患)。我们用时24小时完成了任务,回想起来,那是何等的艰难。无论前路多少风雨、几多艰辛,我们毅然义无反顾!
6月14日搭建营地
我们驱车80公里来到阿里亚管护站驻防地点,开始搭建营地。这里依山傍水,但没有信号,仅靠太阳能发电板供电。队员们个个都是能工巧匠,设计了一个多功能帐篷,集食堂、学习、会议为一体,还有宿舍、卫生间、储备库、简易浴室、训练场、垃圾场等设施场地一应俱全,并制作了各种醒目的标识。我们的“大本营”终于有了“家”的模样,整洁利索,厉害了,我的队员们!
6月15日—6月17日
我们还支援其他驻防队伍的营区建设,为他们搭建平方米的厨房、平方米的食堂、60平方米的厕所。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驻防——保护好这片原始林海。我们不是孤军奋战!一想到这里,疲劳全无,浑身充满了力量。
6月18日—6月24日
我们开始了军事化的训练和生活。体能训练、理论业务学习、火场安全及紧急避险等安全知识学习、检修机具是每天必须进行的功课,必须抓住一切时机苦练内功、增强本领!
6月25日暖心慰问
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局长孙其彪、库都尔林业局局长李宏林、防火办和党政办领导来到营地,看望慰问队员们,送慰问品、嘘寒问暖、鼓舞士气,大家心里热乎乎的。领导、家人、同事时刻都在牵挂着我们,我们更要打起精神、一鼓作气,出色完成各项任务。
6月26日—6月27日
我们的队员就是干啥活像啥样!今天,要到沿达岭瞭望塔基站把周边的环境卫生清理一下,连风力灭火机都派上了用场!
6月28日—6月29日
在西口子—乌玛公路清理两旁的倒木、杂木,完成50余公里,确保防火公路畅通、视线良好。
6月30日—7月2日援外扑火
接到命令,北部原始林区又发生一起雷击火,我们出动31名队员赶往1号火场参加扑火作战,历时3天完成扑火任务,于2日17时返回驻地。
扑火作战是检验队伍的“试金石”。让我欣喜的是,大家互帮互助、团结友爱,像亲兄弟、一家人一样,不会各顾各的,背囊给养工具平均分配,走在前面的队员会为后面的队员拦着树枝,登山时互相拉一把,吃饭的时候都是围坐在一起,每个人心中有集体、有队友。这是一支很有爱的队伍!
7月3日—7月6日
在伊木河路段清理路影。
7月7日—7月11日援外扑火
北部原始林区西口子林场发生雷击火,我们出动31人参与扑火作战,在防火办副主任李增杰的带领下,历时5天完成扑火任务,于11日19时24分返回驻地。
这次我们连打带守,开设隔离带,任务繁重。取水、背给养十分困难,来回要用上5个多小时。聪明的队员用塑料布接了一宿的雨水,在火场洗一把脸是多么的不容易。除此之外,大家体力消耗也很巨大,常常以地为席、倒头就睡,看着他们熟睡的样子,真是让人心疼!
7月12日—7月17日援外扑火
北部原始林区毛河林场发生雷击火,我们出动31人赶往1号火场参与扑火作战,在防火办副主任李增杰和森林防灭火专业队副队长徐雨松的带领下,历时6天完成扑火任务,17日18时返回驻地。
走进火场,脚下满是乱石和站杆倒木。一脚下去,灰尘发扬,大火后的灰烬不时钻进鞋里。深一脚浅一脚,路途变得如此艰难。
由于驻地没有手机信号,只有在火场才能收到短暂的电信信号,几部手机大家轮换着用,询问家里近况、和家人报平安。在火场,大家对感冒、拉肚子、被草爬子咬都感到习以为常了,无论条件怎样艰苦、山路怎样难行,没有一个人掉队,你们都是好样的!
7月18日—26日
山火扑灭,大家又恢复了日常训练学习,检修机具、休整队伍。他们的双脚因为翻山越岭磨出了水泡,布满茧子的双手能拿得动五十斤重的灭火机,照样也可以秀秀针线活。因为每次出任务,鞋子、衣服、手套经常会被树枝刮破,只能自己缝缝补补继续穿。
7月27日
接到上级撤防命令,我们对驻地营区的设施、设备进行拆除整理,清理附近卫生环境,同时,把生活垃圾等进行掩埋处理。终于要回家了!大家都归心似箭。
对我们来说,每一张合影都难能可贵。视频图片都是队员们亲自拍摄的,而这仅仅只是我们驻防的一部分,有时候出任务,连留影拍照的时间都没有,真希望可以留下记录更多他们的身影。
7月28日
凌晨4点,队伍撤离阿里亚驻防地点,历时10时25分的车程,全员安全返回库都尔,圆满完成此次驻防任务。再见!北部原始林区。我们会永记在这里度过的难忘时光。
火场上的鏖战与坚守
01:29
回想这47天里,最让我感动的是,面对接连不断的严峻挑战和考验,经历四次援外扑火,没有一个队员中途放弃、叫苦叫累的。队员付林七月末离岗退休,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;队员李希民为了参与扑火任务,放弃进修高级技师,他说“队伍现在需要我,技师可以明年再学。”队员刘玉森血压高达/,一直居高不下,医院治疗,他却说“这是习惯性的,休息休息就没事了”……他们用不畏艰险、敢打必胜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响亮回答,证明这支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、冲得上、打得赢。支撑起扑火队员们精神世界的,实际上,更是他们对职责的忠诚和对绿色的坚守。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!
讲述人:防火办副主任沈立福
编辑:小琳琳小岳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