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行走的蜗牛I户外登山,徒步菜鸟如何入 [复制链接]

1#
白巅风 http://www.zgbdf.net/m/

要有良好的出行体验,装备的作用至关重要。我来为大家分享下徒步登山时的一些基础装备介绍吧。

先做个简要的概念区分——

徒步,指有目的地的行走/穿越一条固定路线,郊区、乡村、山地、丛林、峡谷等不同区域路段皆可。按距离,粗略分三类:

15公里以内短距离,老牌香港明星最爱的「行山」就属于此类,可看作高阶版「健步走」;

15~30公里为中距离,很多周末组织的路线均属于此,比如海坨双穿、白河峡谷等等,行程1~2天;

30公里往上走的为长距离,大/小五台、武功山穿越等,行程需3天以上(再往上属超长距离徒步,例如墨脱、乌孙、喀纳斯大环线等等)。

即便就像嘉玲姐行个山,装备也要讲究点。

登山,指以攀登至顶峰为目标的运动,广义上不限制山峰高度、攀登方式等,登个泰山、*山都算。但狭义上则专指一定海拔范围的山峰,普遍共识为米+以上,国内接近性较好的初级山峰有四姑娘大、二峰等。

登高望远很爽,但过程挺虐心。

既然是走进户外/山野的运动,再低阶初级的线路或山峰都存在一定危险性,对体能、装备也有讲究。那些大肆鼓吹户外徒步(走景区栈道的大佬们随意)不用特别准备的人,请尽快远离!!!

以下按重要性顺序,粗列徒步、登山入门级别必需的几类装备——

背包:量背长!量背长!量背长!

别说徒步、登山,但凡需要持续背负的情况(就算只是宝妈们带孩纸出个街),选一个合适的背包出门都是最最重要的事,没有之一!

最简单的择标:按出行时间与距离,选不同容量。一般来说,城市周边线路或三日之内无需扎营的,30L以内即可;三日以上则需扩展至40L。若需扎营的长途线,女生可选50L以上,男生可选65L以上。

若是登山,除了以上几点还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足够多的快挂、分隔仓与侧兜等,因为要携带的装备会较多,也比较大件,例如睡袋、防潮垫、登山杖等等。

足够的分隔仓,才能让打包游刃有余。

容量决定能塞多少装备,但却不是背包合适的关键。关键有两点:与躯干长度相符合的尺寸、良好的背负系统。

跟鞋子、衣服一样,背包也是有尺寸的,每个人都不同,这点非常非常非常重要!然而很容易被忽视。

躯干长度是选尺寸的唯一标准。测量它的方法是:低下头找到脖子后侧最突出的一个脊椎点,沿着脊椎骨下探,直到双手叉腰放在髋骨处形成的一条线为止。

导购是否询问或主动帮你测量躯干长,是判断其专业性的一个指标。

超过躯干长度,包顶会超过头顶,影响稳定;若太短,则腰带位置会高于髋部,无法最大程度转移负重。

鉴于此,推荐大家去实体店购买背包,不要冒然听人推荐就去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