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作文新天地初中同题赛场一等奖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医白癜风研究院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rczy/160706/4892460.html
#争鸣计划#

《作文新天地》(初中)“同题赛场”一等奖作文

赛题

“下雨了!下雨了!”传来一阵嬉笑声。只见一对母子,孩子小手摇动桂枝,桂花如雨般洒下来……桂花又开了。我已好久没回老家,好久没吃桂花汤圆了。这时,我眼前不禁浮现起那条小路、那幢老屋和屋前那個摇落桂花雨的老迈身影……

这是因一人、一事、一物或一景而触发的情思。你有类似的体验或经历可以与大家分享吗?

请以“又见_______”为题写一篇文章,体裁不限,不少于字。

03.又见群山

实验中学八(8)班陈晓瑗

直升机毫无预兆地在天空哀鸣,我又见那抹涌動的青绿——那竟是蒙了灰的。

山火竟威胁到了气候湿润的永嘉。

若非那腾空的浓烟,东边连绵的群山,早于我的记忆中迷失。烟雾飘飘荡荡,可感知,却没有形体。东边的绿,只能在其中,于呼救、悲鸣、祈祷、绝望间,被猩红的恶魔吞噬殆尽。

我的心竟觳觫不能自已了,点点的泪滑落在灵魂深处。那原先,可是怎样的一片诗意盎然的净土啊!四周的山、绕着的水,我打小起就走遍了的。不见公路喧嚣着的大车,不见平日吵嚷着的集市。但幽幽的蝉鸣、清亮的鸟啼,与和风下树枝轻轻的摇响,却是叫人如何听都不觉聒噪的!小时登山,最喜凉亭,于自然中寻见人文景观,这儿是不突兀的、古朴的棕色调,越发显出叶的青亮、枝的逸斜。若将头探出亭外,那绿、那褐,连成一片,遮天蔽日,心中便油然而生出清幽自得之意。然而生命的涌动是要轻围你的,各处都似春意萌发、各处都有生机绽出。于是古人所说的“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”,自然也不是不可以的了。

萧瑟秋风,凛冽冬日,但又能拿这山怎么样呢?绿意与生机,是自然孕育的,横亘人类历史的日精月华啊!这时再进山探寻,便无味了。远眺,若四周无建筑遮拦,那青色可是扑面而来的!我依稀忆起,难得的冬雨后,荡涤后清亮的绿是融进空气里,更融进天地尘寰的。冬天早应凋落,却又群聚于永嘉的绿哟,这时竟像流淌奔泻、迂回萦绕于此处了。是什么将你们封印于山间?是什么让你们凭依在了南方?生机无限的青山,我那时竟是那般痴痴念念、流连忘返,整日不愿归家。

我从小到大长居之处,正是这山水诗派的发源之地。谁知跃动了数百年的生命,竟于一场山火中折损。

近晚,愈加明显的火点,将我从思绪带回现实。心中的回忆再澎湃,竟也让秋风吹冷了。

年长了,从记忆失掉的边缘又见群山,如此惨烈!天地不公,人类毁坏自然的恶果,却让山上的生灵先吞咽下了。火势从山的此处,漫至山的那一处,熊熊燃起,吞天噬地,如何不让人的心为之颤动!

盎然的生意,如此易逝,被火摧残!都说花鸟风月为亘古不变之物,而如今所见到底是为何呢?

生命岂是罪孽?我暗自祈祷着。脆弱而坚强的生命啊,请拼搏,努力活下去吧,正如无情的岁月一般。

(指导教师毛淑华)

老胡点评:

这篇作文《又见群山》由陈晓瑗同学创作,通过描述山火对永嘉群山的影响,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忧虑。

1.**情感表达强烈**:作者通过对比山火前后的景象,强烈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环境破坏的痛心。情感真挚,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
2.**描写细腻**:文章中对山火前后的自然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,如“烟雾飘飘荡荡”、“猩红的恶魔吞噬殆尽”,以及对记忆中山景的细腻回忆,如“幽幽的蝉鸣、清亮的鸟啼”,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观察力。

3.**主题深刻**:作文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,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。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,对于中学生来说,能够引导他们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。

4.**结构紧凑**:文章以山火为线索,贯穿始终,从对山火的描述到对自然美景的回忆,再到对生态环境的担忧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。

5.**文化背景融入**:作者提到“山水诗派的发源之地”,这不仅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厚度,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。

总体来说,这篇作文情感真挚,描写细腻,主题深刻,结构紧凑,语言优美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意义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