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五一平地上的景点人太多,如果是登山徒步, [复制链接]

1#

很多人听到爬山,第一感觉就是很累、很喘,不想去。其实经常进行登山运动对人的身体好处多多,登山对人体的视力、心肺功能和四肢协调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。此外,登山还能延缓人体衰老,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时候,更加需要增强免疫和自愈能力,提高个人身体素质。

登山确实是项技术活,因为山路有平有缓,有人工修筑的,也有自然形成的,还有因为走的人多了,被人踩出来的。尤其是在经过陡坡时,很多人都有气喘吁吁、甚至喘不过气、喉头发苦、脸色发白的惨痛经历。能够逐一克服各种各样的山路,登上山顶“一览众山小”,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爬山一定要如此辛苦吗?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边爬山,一边悠哉悠哉地欣赏湖光山色呢?

西方的运动强调爆发力,如短跑、举重、篮球、足球等都是典型的西方运动,它强调流汗、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,才被认为是有效运动,能够燃烧卡路里。而登山强调的是耐力,它像长跑、太极拳、瑜伽、气功、禅坐等东方运动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一定要有耐心,不能在一开始,就把所有的体力消耗完毕,接下来除了喘就是喘了。就像小编上学时第一次参加运动会长跑,一开始傻呵呵地向前冲,冲了一会儿就没劲儿了,眼看着其他选手一个接一个地越过自己,一阵傻眼。

爬山不会气喘吁吁的秘诀,就是走路时,“脚步配合呼吸”这个观念,而不是传统上的“呼吸配合脚步”。登山一开始不要太快速度,要慢慢适应。走路的速度应以呼吸为准,不要走到喘不上来气时,再停下来休息,如果感到喘,就放慢脚步,以能够保持轻松说话的呼吸状态为标准,如果说话都觉得很喘,就表示您需要放慢速度了。

在上陡坡时,要以“吸一吐二”的方式前进,也就是说迈第一步时吸气,迈第二、三步时呼气,呼气的时间比吸气时间长。

在平坦或下坡时,可以改成吸二吐四,也就是说迈第一、二步吸气,迈第三至六步时呼气,同样维持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。

看起来有些复杂,其实按照这个步骤走一遍您就记住了。

为什么要吐气的时间比吸气时间长呢?因为呼气的时候,心率降低;吸气的时候,心率升高。把呼气时间延长,交感神经系统就安静下来,这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启动,可以降低心率、血压,让身体感觉放松。

放松下来后,我们就可以悠闲地欣赏湖光山色,享受登山的乐趣了,岂不美哉?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