扈克勤:走步—登山—跑步——谈谈锻炼身体的点滴体会
文
扈克勤
图片来自网络人年龄大了,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。锻炼身体,能延年益寿,已经是人们的共识。但选择哪种形式,怎样锻炼,则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
经过多年的体验,我觉得走步、登山、跑步,就是比较好的锻炼形式,其特点:一是时间上能自我安排。二是强度上能自我控制。三是形式上能自我选择,既能单独,又能结伴。
图片来自网络先说一说走步。多年的步行,练就了我的“走功”。我在青少年时代,因为没有交通工具,赶集上店,外出办事,都是步行。那时候,还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走步,而是落后的条件逼着我走步,现在来看,也算是个额外的收获吧。在那个时候,步行十里二十里是家常便饭,步行三五十里也不稀罕。年,我考入大营中学,距家30华里,每个周日回家取口粮,来回都是步行。目前,我在北京接送孙女上学,虽然家里有交通工具,外边有公交车,老人乘公交车还免费,但我和孙女还是选择了步行,往返8里多的路程,一年四季,风雨无阻。人走起路来,甩胳膊迈腿,全身各个系统,各个关节,都运作起来了,可以肯定的说,坚持走路对强身健体的功效是很大的。
▲扈克勤老师在五台山再说一说登山。登山是我的一大爱好,早在年,我在保定学习时,学校组织我们到满城县帮助农民秋收秋种,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,登了一次山,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对登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这些年来,我每次外出,只要有登山的机会,从不错过。到目前,我已四次登泰山,两次登华山,一次登嵩山,两次登五台山,两次登黄山。除此以外,还不知登过多少座无名小山。年,我来到北京后,爬香山已成了我强身健体的项目,香山不算太高,海拔只有多米,但多个台阶,坚持爬上去,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很大。
最后说一说跑步。跑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老项目了,开始于年,当时是受我姑父的影响而开始跑步的。我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(农场)时,只要时间允许,我都坚持早起去野外跑步,那里空气清新,环境幽静,既能增强筋骨,又能清洗心肺。我在衡水市工作时,每天早起去市郊跑步,衡水市郊的田间小路,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。年我来北京以后,仍坚持早起在小区的甬路上跑步,时间充足时,就去附近的公园里跑步。
现在,因年龄关系,与过去相比,跑步的速度慢了,跑步的距离也短了。“养生在动,动过则损”,我坚持的原则是适量适度。
▲锻炼中的扈克勤老师锻炼身体不在朝夕,贵在坚持,有人把坚持锻炼身体,促进健康长寿,比喻成“零存整取”的储蓄,比喻的很形象。
现在提倡生活回归大自然,实现天人合一,锻炼身体也应对此有所考虑。比如练太极拳、打球、跳广场舞、逛公园、甚至到柳荫堤畔散步,都是很好的锻炼形式。但是,一提锻炼身体,便有人钻进了健身房,有人闷在屋里练瑜伽,我认为这些锻炼身体的环境,不如室外田间,那里有花草树木,那里有蓝天白云,那里空气清新。
图片来自网络对于任何一种锻炼形式,不能绝对地说好与不好,关键看适合不适合自己,媒体上宣扬的再好,只要不适合自己,也不是锻炼身体的好形式,还有可能对自己有害。
法国的一位思想家曾说过: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一语道破了生命的奥秘,揭示了生命活动的规律,世界上的生物(除了微生物)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,动物最基本的特性就是“动”,正因为如此才叫动物。人是动物中的高级动物,人类从类人猿演变到今天,应该首归功于“动”,人要好好的生存下去,还需要不停地“动”。
图片来自网络实践已经证明,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,并不取决于食物和药物,最根本的是取决于适当的活动锻炼,取决于抵抗病原的能力,取决于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,也就是医学界说的免疫力。在吸烟、喝酒、吃大鱼大肉的人群中,都有长寿者,在广大的农村,在偏僻的深山老林,那些长年参加体力劳动的人,吃的是粗茶淡饭,很少进补吃药,却出现了众多的长寿者,为什么?一是他们不停地活动,锻炼了身体,二是他们适应了环境,提高了生存的能力。
人到了老年,要科学养生,坚持活动锻炼,在活动锻炼中延长自己的生命。
扈克勤
年8月20日于北京兆丰园
声明:本文为扈氏网河北衡水扈克勤宗亲原创,欢迎